婴幼儿辅食喂养,一定要避开的这几大“雷区”
发布时间 :2022-07-21
来源 :莱思纽卡
在照顾宝宝的路上,家长最怕“踩坑”,尤其是宝宝出生后的前三年。关于婴幼儿辅食喂养,妈妈们总是有很多纠结和困惑:不懂得照顾,宝宝发烧,全家人都在受苦;不懂营养,宝宝吃不好,输在起跑线上;焦虑、纠结、心疼……
事实上,现在大多数宝妈都非常重视宝宝的喂养,但也有很多问题“雷区”,宝妈不妨一起来看看。
雷区一:母乳是最好的,以后加辅食也没关系。
根据中国的营养和食品监测,6个月后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,其生长缓慢的风险是添加辅食的宝宝的2倍。过晚添加辅食,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,还会影响宝宝的口味、吞咽功能,也很难适应和享受辅食喂养过程。
正确做法:无论宝宝如何喂养,辅食的最迟时间都不应晚于6个月。6个月是宝宝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,7个月是宝宝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,8个月是嗅觉敏感期,不及时添加辅食,缺乏相应的感官刺激,会阻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。
雷区二:宝宝不喜欢辅食,只认牛奶?
宝宝喜欢喝牛奶,不喜欢辅食,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:
1、对牛奶有心理依赖,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,接受牛奶的味道和方式,容易排斥辅食;
2、宝宝不符合添加辅食的条件,会有本能的自我保护。
正确做法:
在正常情况下,宝宝可能需要尝试10到15次,才能得到新食物。父母应该定期喂养,并继续为宝宝提供这种食物,即使他们不接受辅食,也不要用牛奶代替。适当饥饿后,宝宝会接受辅食的味道。
雷区三:汤比肉好?
许多老年人喜欢给宝宝喂汤和米饭,他们认为汤很有营养,尤其是骨汤富含钙。事实上,汤中的钙含量很低,蛋白质含量也很少,肉本身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营养。
正确做法:
骨汤一般不推荐肉汤、鱼汤、果汁和其它食物。对于食欲不振的宝宝,汤的摄入量应该更有限。
雷区四:辅食做面、粥和其它谷类食物不够吗?
首先,稀饭、面条和其他谷物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,虽然碳水化合物是三种营养物质之一,但如果只有碳水化合物,缺乏蛋白质、由于缺乏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物质,宝宝生长的原料将不足。
正确做法:
添加辅食的作用,不仅是让宝宝吃饱,还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喂养,来锻炼宝宝的各种能力。宝宝的第一种辅食,必须是最接近母乳/配方奶粉和最容易消化的宝宝配方奶,细粒很少引起过敏反应,其任意调制的特点,都能满足宝宝在各个阶段的需求。
分享到
END

微信

微博



-
1岁内宝宝喂养误区有哪些,这些婴幼儿喂养误区要避免
生孩子,抚养孩子,培养孩子,真的不容易,有很多知识要学习。许多新父母会犯很多错误,很多事情都不理解,随意照顾宝宝、喂养和照顾宝宝,往往会发生重大事件。特别是对于一岁以下的宝宝,这种宝宝的发育非常不完全,比其他年龄的宝宝更敏感,需要更多的关注。
-
1岁以内宝宝喂养误区,婴幼儿喂养误区,你都知道吗?
粥很有营养,多喝汤。 在传统风格中,我们常常认为粥营养丰富,营养丰富。事实上,粥是最缺乏营养的,可以感到饥饿,但缺乏营养。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,吃太多粥会导致营养不足。我们应该多吃食物,而不是粥。
-
新生儿喂养误区有哪些,写给新手妈妈们~
母亲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健康强壮,但有时因为自己喂养不当,结果适得其反。以下总结了母亲经常犯的几个错误,并从科学喂养的角度进行了纠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