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1岁宝宝吃手是不是缺锌

发布时间 :2023-08-02

来源 :莱思纽卡

  一、吃手的原因

  1岁宝宝吃手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,有时候是因为好奇,有时候是因为出牙,有时候是因为寻求安慰。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求,不必过分担心。

1691282218

  但是,如果宝宝吃手的频率和强度过高,就可能影响他的口腔健康和牙齿发育,甚至造成手指皮肤破损和变形。这时候,就需要家长注意观察和及时干预了。

  那么,宝宝吃手是否跟缺锌有关呢?答案是:可能有,也可能没有。

  二、缺锌的表现

 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、免疫力、智力、味觉等都有重要作用。据调查,我国儿童的缺锌比例高达39%,每日摄入的锌不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一半。

  缺锌的儿童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表现:

  1.食欲下降,厌食、挑食或者异食癖

  2.免疫力低下,容易感冒、发烧、流鼻涕等

  3.智力发育迟滞,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差

  4.地图舌,舌头表面凹凸不平

  5.头发稀疏、发黄

  6.口腔溃疡

  7.脸上有白斑

  8.手指倒刺多

  三、缺锌的误区

  虽然上面列出了缺锌的一些常见表现,但并不是说孩子一出现这些症状就一定是缺锌了。因为这些症状也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导致,比如:

  1.食欲下降可能跟心情、天气、饭菜等因素有关

  2.头发稀疏可能跟遗传或者头部毛囊组织发育不完全有关

  3.口腔溃疡可能跟上火或者缺乏维生素有关

  4.脸上有白斑可能跟皮肤病或者色素紊乱有关

  5.手指倒刺多可能跟空气干燥或者指甲剪得太短有关

  所以,在判断孩子是否缺锌时,不能只凭表面现象,而要综合考虑孩子的饮食、生活习惯、身体检查等多方面的情况。

  四、补锌的方法

  如果确诊孩子缺锌了,那么应该怎么补呢?补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:食物补和药物补。

  食物补是最基本也最安全的方法。含锌量比较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鲜类(如牡蛎、虾仁、鱼类等)、动物内脏类(如猪肝、牛肝等)、肉类(如牛肉、羊肉、鸡肉等)、蛋类(如鸡蛋、鸭蛋等)、奶制品(如牛奶、酸奶、奶酪等)、坚果类(如核桃、杏仁、花生等)、豆类(如黄豆、豆腐、豆浆等)等。建议每周至少吃两到三次海鲜,每天吃一些动物内脏和肉类,每餐都要有一些蛋类和奶制品,适量吃一些坚果和豆类。

  药物补是在食物补不足或者缺锌严重的情况下,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方法。常用的药物有锌片、锌胶囊、锌口服液等。药物补的剂量和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,不能随意乱服,以免造成锌中毒或者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。

  五、总结

  1岁宝宝吃手不一定是缺锌,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。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吃手的频率和强度,及时干预和引导,防止造成不良后果。同时,也要关注孩子是否有缺锌的表现,如果有,就要及时补锌,通过食物或者药物的方式,让孩子健康成长。


分享到

END

微信

微博

QQ

0
0
相关推荐
产品推荐